熱搜專欄
台灣「大罷免」行動慘敗 外媒關注與分析
資料日期:2025/07/27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大罷免」行動在2025年7月26日首波投票中全面失敗。這場由公民團體發起、旨在罷免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投票,最終以國民黨立委全數保住席位的結果告終。 這場「大罷免」行動的失敗,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外媒紛紛報導了這一結果,並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其原因。 《紐約時報》以「台灣罷免行動熄火,總統賴清德受挫」為題,指出這次罷免行動的失敗是對賴政府的一個警訊。該報指出,雖然賴政府一直試圖塑造自己的民主改革形象,但這次罷免行動的失敗顯示其民意基礎並不牢固。 《法新社》則指出,這次罷免行動的失敗讓中國感到非常振奮。中國一直試圖干預台灣的政治局勢,而這次罷免行動的失敗無疑強化了親中的國民黨在台灣的地位。 新加坡《海峽時報》訪問了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她分析指出,這次罷免行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藍綠兩大陣營的基本盤並未被動搖。她表示,「反共護台」的訴求並未能撼動藍白基本盤,而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動員能力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此外,《TVBS新聞》報導了國民黨退役將軍、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的觀點。于北辰表示,雖然國民黨在這次罷免行動中取得了勝利,但其優勢已被大量消耗,明明在2024年大勝,如今卻難以保住這些席位。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這次「大罷免」行動的失敗,一方面凸顯了賴政府的民意基礎存在問題,另一方面也突顯了國民黨基層組織的動員能力。同時,這一結果也讓中國感到振奮,強化了其在台灣的影響力。未來台灣政局的走向,值得密切關注。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