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放寬外籍家庭幫傭資格討論升溫:政策研議以就業、托育品質與人權為前提
資料日期:2025/09/17
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媒體專訪提出,未來擬讓「只要有1個小孩」的家庭即可申請聘僱外籍家庭幫傭,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議中回應,已責請勞動部在兼顧本國勞工就業、幼兒照顧托育品質、滿足多元家庭需求並減輕照護負擔下,與衛福部共同進行政策影響評估,審慎研議放寬方案。卓揆並提醒,評估應納入就業市場衝擊、性別以及人權面向,並聽取與會委員意見後再規劃推動時程。 政策背景方面,外籍家庭幫傭聘僱資格歷經多次修正:過去採「評點制」並需達16點,後因實務案件與立法關切,調整為以子女數與年齡為基準的條件(如申請時具3名以上6歲以下子女或4名以上12歲以下子女且其中2名為6歲以下者即可)。勞動部表示,協助家庭減輕育兒負擔、釋放女性勞動力是長期目標,目前相關政策方向仍在研議與評估,會適時蒐集各界意見並配合其他社福措施共同推動。截至114年7月底,官方資料顯示國內外籍家庭幫傭人數為2000人(中央社報導)。 各方意見分歧:支持者認為放寬可實際減輕職業婦女照顧壓力、提升生育意願,為因應人口負成長應列為政策工具之一;反對或保守聲音則憂慮衝擊本國就業、托育品質控管與移工權益,呼籲在制度面(如工作條件、監督機制、社會保險與職訓)先行完備後再推廣。部分地方政見也將放寬外籍幫傭列為競選承諾項目,顯示議題具有政治與社會雙面向的討論空間。 下一步,勞動部需在跨部會協調、進行性別與人權影響評估、並衡量勞動市場供需後,提出可操作且保障本國勞工與移工權益的政策路徑。政策是否放寬、放寬幅度與配套細節,將決定此舉是否能在兼顧托育品質與勞動權益下,成為支持家庭與提升生育友善環境的有效工具。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