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新版財劃法公式出包引發中央與地方拉鋸 13日啟動協商尋求修補路徑
資料日期:2025/09/11
立法院去年通過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簡稱財劃法)後,因水平分配公式設計出現矛盾與計算錯誤,造成中央今年編列明年度預算與地方財源分配出現空白與落差,外界估計有逾新台幣300億元(不同媒體報導以345億元為數)無法按法條自動分配,並加劇城鄉、離島及縣市間的財源爭議。 事件自本月以來升溫:多位藍白執政縣市首長北上召開記者會,要求中央恢復或補齊地方補助;國民黨內也承認公式「有瑕疵」,部分立委已著手提出針對第16之1條的修正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於9月13日分兩批邀集22縣市首長協商,強調修法錯誤已成社會共識,希望各方開誠布公、以實務解方止血。 民進黨與執政圈則強烈指責此次亂象源於在野黨、藍白立委去年在立院倉促推動、否決行政院覆議所致,呼籲在野應勇於承擔政治責任;同時提醒事權並未隨錢調整,若僅移轉財源而未調整責任,恐導致地方「錢到人未到」的治理失衡。 專家與地方提出短中期路徑:一、由財政部先以技術修正或暫行試算,把無法分配款按合理基準暫行撥付以穩定明年預算編列;二、立法院儘速啟動法條修正,明確離島與本島分母計算、水平與垂直分配權重及事權配套;三、中央與地方成立工作小組,協調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度、並同步檢討事權移轉與監督機制。 此事已超越財務技術性錯誤,成為中央與地方間信任、立法程序透明度與政治責任的檢驗。能否在13日會議取得具體修補方案,將決定地方政府110年度預算可否順利銜接、以及未來中央地方財政分配能否回歸制度化與可預期性。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