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光復重創、救援進行與處置爭議
資料日期:2025/09/25
摘要: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重大死傷與財損。中央與地方持續搶救、清淤並啟動募款與後續處置評估;同時,撤離時序與責任成為社會檢視焦點。 事件與人員狀況:堰塞湖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被淤泥淹沒,路段及民宅受創嚴重。據媒體彙整,截至9月25日上午,累計救出約633人、確認15人罹難,仍有逾30人失聯;搜救與清淤工作持續進行,多處待搜區域分散、救援時間緊迫。 救援與支援:國軍、消防、多縣市搜救隊與民間救援力量動員,重機具進場在街區及河岸清除淤泥並尋找失聯者。地方在天氣稍穩時組織民眾清掃家園;中央亦派專家與部會協調監測、維持紅色警戒。 處置方案與專業意見:農業部與專家建議「監測為主」,短中期方案包括順著溪床開便道運走土石(需非汛期、約三個月)或建置梳子壩以攔截土砂;爆破與貿然虹吸等方式被專家評估不可行或風險高。監測資料顯示壩體溢流口已下切約104–105公尺,蓄水量降至約15%(約千餘萬噸),仍維持紅色警戒。 撤離、通報與問責爭議:林務保護與中央災防單位曾多次通報撤離必要性,外界與部分地方就通報時序、撤離範圍與執行效率產生爭論;內政部重申以生命安全為優先,並說明會以正式紀錄為準;檢方已介入相關調查。罹難者家屬亦陸續籌組自救會,要求釐清責任與善後措施。 社會動員與募助管道:衛福部已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多家金融機構在央行與金管會指導下免收跨行手續費;財金公司亦公布相關便利措施。民間企業、運動聯盟、地方政府及個人捐助持續湧入,並有企業調派機具直接投入救援。官方建議民眾透過衛福部與花蓮縣政府公布之正式捐助帳戶與指定物資收送點(如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或花蓮中正體育館),並事先聯絡確認需求(聯絡專線見官方公告)。 後續觀察:中央已指示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由農業部主責擬定中長期處置計畫,並強化監測與預警機制。若干技術處置需在非汛期執行,短期以維持壩體穩定與持續搜尋失聯者、協助受災民眾安置與重建為重心;同時,撤離通報流程與責任釐清將成為後續檢討重點。 呼籲:關心救災者請以官方管道捐款、捐物;媒體與社會應給予搜救與災民足夠時間與尊重,並持續關注後續調查與善後措施落實。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