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俄國無人機頻繁越界 擾動北約東翼與區域防空架構挑戰
資料日期:2025/09/14
近週俄羅斯以「見證者」(Shahed)等攻擊型無人機在對烏攻勢中,產生多起越境事件,導致北約東翼國家緊張升高。波蘭於9月10日通報多架俄機無人機數度侵犯領空,並在盟國支援下擊落數架,引發波蘭援引北約《北約公約》第四條緊急磋商,歐盟與北約高層表達聲援。隨後羅馬尼亞也通報無人機闖入境內,出動F-16追蹤並發布地方避難警報,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國防界人士指出,這些事件並非單一誤闖:至少有多架無人機被指向北約領空,且殘骸檢驗顯示無人機具網路通訊模組,可能用以回傳影像、調整航向並測試地面通信與防空反制能力。專家擔憂,若頻繁出現跨境飛行或誤判攔截,可能在未預期情況下擴大衝突範圍,測試北約集體防禦決心與回應門檻。 面對威脅,區域回應呈現兩軌:一是即時軍事防護——盟國派機升空、部署防空系統並聯合攔截;二是戰略政治回應——啟動北約程序、強化制裁與國際譴責。烏克蘭亦提議建立跨國「聯合防空網」,以共享預警與攔截資源,減少單一國家面對技術與情報短缺的風險。 展望未來,俄方持續運用廉價、數量化無人機以延伸攻擊半徑並試探防線,需求在技術與政治上同步升級:一方面加強區域化監偵、整合雷達與電子戰能力,另一方面則需明確盟約回應與危機溝通機制,避免誤判導致衝突擴大。歐洲東翼的安全格局已被這波無人機攻勢重新檢視,短期內防空與外交雙線同時緊繃仍是常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