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戰狼外交」再引譁然:中國駐丹麥大使王雪峰在日方酒會要求驅逐台灣代表
資料日期:2025/09/15
摘要:丹麥媒體揭露,今年2月在日本駐丹麥大使館舉辦的天皇生日酒會上,中國駐丹麥大使王雪峰當眾要求主辦方驅逐受邀出席的台灣代表,遭日方拒絕後憤然離席並以手指指向台灣代表夫婦。此事在丹麥外交圈擴散,台灣外交部譴責中方「戰狼外交」粗暴無禮,丹麥學界與媒體亦表達震驚與關切。 事件經過:根據丹麥《貝林時報》及台灣媒體轉述,事件發生於2月26日的天皇生日酒會,場內約二百位賓客出席。王雪峰在致詞或當場發現台灣代表後,向日本主辦方提出抗議,要求驅逐台灣代表;日方未予配合,王隨即離場,並在臨別前以手指示意表達不滿;現場賓客與其他駐外使節據稱目睹全程,丹麥外交圈隨即關注並流傳相關細節。 各方反應:中華民國外交部公開譴責此一「粗暴卑劣行徑」,指出中方此類試圖阻撓我國與他國正常互動的作為,已悖離國際民主社會應有的外交文明,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抵制並嚴厲譴責類似霸凌行徑。丹麥媒體與學者則將此視為北京對台立場在第三國場合的強硬展演,並憂慮可能使兩國關係緊張升級。 分析與影響:評論指出,此案既是個別外交官行為,也反映近年中國在涉台議題上更高壓的對外作法。若類似事件頻繁發生,可能在外交社交圈造成不信任、使東道國在邀請與接待含敏感代表時更為謹慎,亦可能成為各國調整對華政策的參考案例。另有評論認為,個別駐外使節藉此方式表現立場,亦可能帶有向北京「報功」的內部考量。 釐清名字混淆:需注意的是,新聞報導中出現同名人物之情形——過去台灣學生運動史上亦有一位名為王雪峰的學生,其為1988年等社運事件中的人物;兩者為不同個體,報導焦點本篇以現任中國駐丹麥大使為主。 結語:事件凸顯外交場合維持基本禮儀與尊重的重要性,也再次把「戰狼外交」的爭議帶回國際觀察視野。未來各方如何透過外交管道處理此類衝突、以及東道國在邀請敏感對象時的應對原則,將是值得關注的延伸議題。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