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愛悠熱搜專欄

熱搜專欄

義煮團
鏟子超人
許美華
M60A3戰車
中秋節
李郁衿
徐榛蔚
亞錦賽
大谷翔平
馬太鞍溪堰塞湖
二七五八號聲明
巴勒斯坦國
哈薩克
TikTok
樺加沙颱風
于朦朧
生育補助
TD21
台灣地位未定論
放寬外籍幫傭
張景程
王雪峰
特教職務加給
原金額交保
石麗君
器官晶片
U18季軍戰
財劃法
微熱山丘
黃岩島
俄國無人機
柯志恩
Oracle
鄭秀玲
Charlie Kirk
陳漢典
財劃法
興達電廠
經濟成長率
國民黨主席
李洋
王奕翔
U18世界盃
海鯤號
血月
金價
戰爭部
柯文哲交保
洪秀柱
江祖平
青年優先三重奏
實體違法
週二魔咒
黃暐瀚
中國93閱兵
雨刷蔡政宜
鄧愷威
二姐復出
王蟲圖鑑
威廉波特冠軍
蔡宗成
中共閱兵

血月來襲:科學·賞月·拍攝全攻略(9/8台灣可全程可見)

資料日期:2025/09/06

本月(9/8)凌晨,台灣將迎來一場少見的月全食──俗稱「血月」。台北市立天文館與多家天文單位指出,月球自00時27分進入地球本影(初虧),1時31分至2時53分為全食(紅月)最精采階段,3時57分復圓結束;全食持續約1小時23分,是未來15年內台灣可見最長的一次。 科學解釋:月全食時,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折射後,藍光被散射,僅餘紅光投射到月面,造成暗紅或銅紅色的「血月」。天文館並提醒,月食變化與地球大氣狀態(如火山灰或塵霾)相關,顏色與亮度會有差異。 如何觀賞與拍攝:專業天文攝影者周銀王建議以肉眼即可欣賞全程;若想拍攝兼顧地景,廣角(約24mm)在00:20起每4分鐘一張;全食期(約01:30–02:52)需提高ISO(3200–5000)、光圈全開、快門秒數能呈現月面細節;長焦(300mm以上)則需赤道儀或穩定追蹤與快門線以免模糊。選擇西方開闊視野、避開光害與雲層是關鍵。 民間文化與占星:大眾媒體同時報導占星與民俗解讀,例如以血月象徵情緒釋放或能量轉化,但天文界強調以科學角度理解現象,並提醒不要與末日論混淆。 觀測建議:若天氣不佳,台灣多個天文館與科博館將舉辦現場觀測或直播活動,可透過館方頻道同步觀看。把握此次難得的天象,既可享受自然美景,也能用科學視角理解夜空變化。

資料來源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