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台中非洲豬瘟風暴下的盧秀燕:防疫作為、疫調漏洞與政治壓力
資料日期:2025/10/30
台中一處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ASF)後,市府防疫與疫調成為輿論焦點,市長盧秀燕在風暴中央扮演指揮與說明角色,但市府數次更正疫調數字、化製三聯單疑似塗改以及廚餘去化政策的調整,已引發議會、農牧業者與中央多方質疑。 事件進展與市府作為:台中案場經中央檢驗陽性後,市府啟動圈列、撲殺與全面清消,並在市政會議宣示「查到哪、說到哪、做到哪」,啟動市售豬肉稽查專案、加強人車管制、暫停廚餘提供給養豬場等措施。市府同步增設臨時廚餘掩埋場、以沼氣發電及焚化等多元方式處理廚餘,並動用火焰槍再次清消案例場。 疫調爭議與中央介入:台中疫調自發布以來,關於死亡豬隻數字(曾由117頭更正為78頭)、化製三聯單疑似被塗改,以及疫調報告內容有多處「待釐清」等缺失,導致農業部、防檢署與中央災變中心出面組成中央疫調團隊,協助釐清病毒來源與流向。防檢署與專家提出中市疫調至少八大疑點,並提醒廚餘來源、關聯場交互比對、人員足跡等需深入追查。 行政與政治壓力:民進黨市議團在議會上批評市府「只會做民調、不會做疫調」,要求盧秀燕道歉並要求局處首長下台;養豬業者與相關公會則關注禁宰禁運造成的營運損失,呼籲中央與地方提供補貼與貸款協助。國民黨側則指中央邊境管制與配套不足,批評中央企圖轉移責任。但國民黨內亦有聲音強調應加強協力防疫,而非相互指責。 證據蒐集與司法偵查:針對化製三聯單疑似塗改、市府疫調紀錄不足及涉案獸醫出入情形,相關資料已陸續送交檢調查辦;市府表示若同仁有疏失絕不包庇,事後將「賞罰分明」。中央也要求各縣市在短期內完成廚餘養豬場盤查,並加裝監測設備以取代人工申報。 影響與後續觀察:此次疫情已對國內肉品市場造成短期供需擾動,多縣市啟動替代供應(如增加家禽供應)及補貼措施;養豬產業關切禁廚餘後成本提高與法規適配問題。未來關鍵在於中央與地方疫調能否釐清傳播鏈、是否有流入市場的「黑數」、化製單據與通報機制的漏洞能否被修補,以及市府能否在透明說明與制度改善間重建信任。 結語:盧秀燕面對此波危機,一方面要指揮防疫、安定民生供應;另一方面須面對疫調不一致、行政協調與政治責任的檢視。中央專家團隊與檢調介入,短期可協助釐清事實,但長期仍需改善廚餘管理、通報機制與疫調能量,才能降低類似風險再次發生,並回應受衝擊的養豬與相關產業期待。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