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愛悠熱搜專欄

熱搜專欄

中共在地協力者
季辛格
台灣有事
館長陳之漢
Costco
瘋子披薩
蘇澳淹水
離境稅
火箭軍
台版柬埔寨
普發現金入帳
超大豪雨
歐洲議會
紅色司令部
高市早苗
颱風動態
普發1萬
鳳凰颱風
肉品市場開市
肉品市場開市
特斯拉
吳石
鳳凰颱風
魏哲家
蕭美琴
普發現金
太子集團控股
停砍公教年金
黃明志
全民減稅
健保補充保費
體育統戰
世界大賽

健保補充保費擬三大改革 引發存股族憂慮 政院要求暫緩溝通籌商

資料日期:2025/11/06

衛生福利部近日提出「健保補充保費」三大修法方向,包含將利息、股利、租金等改採年度結算、單筆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以及統一獎金起徵點為最低薪資4倍,引發市場與民眾激烈討論。衛福部估計,結算制約影響約480萬人,新增財源可望達新台幣100至200億元;提高上限則影響約1,000人、可增約6億元。部長石崇良強調,改革目的是為「讓有能力者多負擔、促進健保永續」,並稱短期內不會調一般保費,盼以補充保費優先改善財務結構。 改革重點與舉例: - 年度結算:目前利息、股利、租金以單筆超過2萬元課徵,擬改為一年合計逾2萬元就課2.11%。例如若月利息1.9萬元、年合計22.8萬元,應繳22.8萬×2.11%≈4,800元。此規畫可防止拆單避繳,但將使月配息或季配息的高股息ETF持有人、定存族等更易達門檻。 - 扣繳上限調高:現行補充保費上限1000萬元(最高約21萬元),擬提高至5000萬元,對高額資本利得者負擔加重(最高可能接近100萬元)。 - 獎金門檻統一:將獎金起徵點由個人級距改為最低薪資4倍,若明年最低薪資為2.95萬元,年獎金超過11.8萬元即納入課徵,預估影響約200餘萬人。 各方反應: - 市場與存股族憂心:投信及投資人擔心高配息ETF、定存與存股族成為「首當其衝」族群,可能促使業者推出不配息或股利再投資商品以減少課徵基礎。金管會表示將進一步了解。部分民眾批評「薪水已繳健保還要被扣股利」,另有人擔心貼息虧損仍須繳費不合理。 - 專家與民團建議:學者與民間團體支持提高資本性所得課徵以提升公平,但提醒政府要強化所得資料整合與勾稽,避免行政成本過高或出現「賺小錢者交大錢」的逆效果,並討論差別費率或門檻設計以保護兼差與小資族。 - 政府回應:行政院長已指示衛福部廣納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規劃並加強溝通;衛福部表示會就小資族保有「小確幸」及資料勾稽等細節與財政、金管等機關協商,並強調配套包括政府加碼補助與專款投入。 後續時程:衛福部表示將先進入研議與溝通程序,最快於修法後兩年內推動;外界預期實施時程可能落在2026–2027年之間,但具體條文與配套需待廣泛協商與立法院審議後定案。 評析:此次修法主軸為擴大健保費基、提升繳納公平性,短期可補強財源、延緩對一般保費調整壓力;但執行上須兼顧行政可行性、資料勾稽能力與對中低資產者的保護,否則恐生民怨與市場行為改變。政府能否說服社會接受,關鍵在於溝通透明、配套周全與跨部會資料整合成效。

資料來源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