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蕭美琴驚喜現身歐洲議會 IPAC演說成台歐外交新里程碑
資料日期:2025/11/08
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時間11月7日突訪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歐洲議會主辦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上發表題為「Taiwan: A Trusted Partner in a Volatile World」的專題演說,成為台灣現任副總統首度在歐洲議會公開演說的重大外交事件。此行在出發前高度保密,入場後獲與會議員起立鼓掌回應,現場氣氛熱烈且廣受外媒關注。蕭美琴在演說中強調:台灣是蓬勃的民主體、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要角,並以實際行動參與國際救援與公共衛生事務,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在WHO、ICAO、INTERPOL等組織的有意義參與。 面對區域安全與混合威脅,蕭美琴提出「全社會韌性」(Whole-of-Society Resilience)概念,說明台灣在通訊備援、基礎設施防護、能源與媒體識讀等方面的強化措施;並將國防支出提升至2030年前占GDP 5%的目標,與會中呼籲深化貿易、科技與供應鏈合作,共同反制以經濟、資訊或灰色手法侵蝕民主的作為。 這場演講引發北京強烈反彈,中國駐歐盟使團以「強烈憤慨、堅決反對」回應,指責歐方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並提出嚴正交涉。台灣方面則獲總統賴清德公開感謝IPAC邀請,並稱此舉顯示台歐志同道合,將堅定捍衛民主。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出訪,府方表示蕭副總統已按規劃將於返台後就行程與成果向國人說明。 觀察人士指出,蕭美琴此行兼具象徵與實務意義:象徵台灣在歐洲外交空間的拓展與國會外交深化;實務上則透過IPAC平台推動防疫、供應鏈與韌性建設的國際合作。未來台歐互動是否因此進一步制度化、以及北京的反制會如何影響中歐關係,仍將是短期內的觀察重點。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