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離境稅新變局:旅遊復甦下的財源與管制兩難
資料日期:2025/11/13
隨著國際旅遊復甦與「過度旅遊」問題浮現,離境稅(又稱出國稅、飛機乘客離境稅)正成為各國調整觀光與財政政策的新工具。離境稅通常隨機票或船票徵收,目的從補貼觀光基礎建設、環境與文化保護,到抑制入境旅客造成的交通壅塞與違規行為。 日本自2019年起對所有出境旅客徵收每人每次1000日圓的國際觀光旅客稅,收入用於提升旅遊環境與地方振興;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內,日本離境稅收入創下新高。近期日媒又傳出政府擬將稅額提高至3000日圓以上,目的不僅在增加財源,也希望以此協助治理觀光公害,並可能將部分收入用於降低護照辦理費等配套,但方案仍在內部協商中,細節與實施時程未定。日本現行也規定若未滿2歲、短暫轉機(24小時內)或因緊急情況離境等旅客可獲豁免。 相對地,航運與轉機樞紐亦在研擬以彈性措施保留競爭力。香港政府在2025年宣布自下月1日起擴大豁免機場短途中轉旅客的離境稅,目標是鞏固中轉地位並鼓勵旅客短暫停留、帶動本地消費;但在公共討論中,香港財政官員也曾表態在可見短期內不打算徵收新的離境稅或資本增值稅,以維持低稅簡單的營商環境。 面對離境稅的兩難:一方面它是快速且直接的旅遊財源,能聚焦解決地方基礎設施與觀光負外部性;另一方面過高或不區分旅客類型的徵收,可能削弱航權競爭力並衝擊轉機流量。未來趨勢可能朝向更有差異化的設計——對目的地而言用於管理觀光的指定基金、對中轉旅客或短停者給予豁免,並搭配透明的財務與監督機制,以平衡財政、產業競爭與觀光永續。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