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專題:季辛格要來台——英特爾前執行長訪台的關鍵觀察
資料日期:2025/11/16
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將來台,引發產業與外界高度關注:他下週赴台的行程雖未公開,但一則「Looking forward to an exciting trip to Taiwan next week, going to be lots of news to share!」的貼文,讓市場與供應鏈積極揣測其會晤對象與目的。 回顧近年動向,季辛格在任期間力推英特爾重返先進製程、轉型為晶圓代工,但相關策略與製程(如18A)進展一度延宕,也被指為英特爾營運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他於去年底退休,外界曾傳為「被迫退休」。退休後季辛格加入矽谷創投Playground Global,並於今年現身日本,協助包括日本晶片團隊Rapidus等業者發展合作機會,顯示他從公司經營者角色轉向投資與生態系結合的定位。 為何業界關注他的台灣之行?理由有三:一、台灣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核心,台積電、設備與封測廠商掌握關鍵能力,任何跨國合作或投資都可能牽動產業布局;二、季辛格背景複合——既熟悉製造端的技術與策略,又具美國高階企業與政府圈資源,可能成為促成跨國技術、投資或策略協議的橋樑;三、季辛格現為創投合夥人,來台目的未必仍是以英特爾名義,而可能以投資、加速器或技術合作模式出現,對台灣新創與供應鏈都是機會。 可能的議題包括:半導體製程及代工合作、先進封裝與材料供應鏈協調、AI與加速運算平台的軟硬整合,以及投資與新創輔導。另一方面,英特爾在季辛格離任後仍為市場焦點:新任領導與資金注入已開始調整策略,英特爾與美日台三角關係的演進,也將影響產業競合態勢。 結語:季辛格此行具象徵與實質雙重意義——象徵曾經的產業策略推手仍在場外積極布局;也可能帶來具體合作或投資案。台灣半導體圈、政府與投資社群都將密切觀察其會面名單與後續消息,任何宣布都可能成為新一波產業動態的起點。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