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擴產與肅貪並行:火箭軍的擴張、整肅與戰備挑戰
資料日期:2025/11/13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立近十年,正處於兩股看似矛盾的趨勢:一方面衛星影像與公開評估顯示,自2020年起中國大規模擴建與飛彈生產、測試相關設施,涉及逾百處場址、超過六成有擴建跡象,為數量快速成長的彈藥與發射平台提供基礎;另一方面,自2023年起掀起的軍中反腐與高層整肅,已波及火箭軍多名高官,外界估計涉及上將人數與中高階將領範圍甚廣,令部隊政治生態與指揮結構承受壓力。 外媒與智庫分析指出,火箭軍被視為北京對外戰略威懾與「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核心,增加的生產能力可能為台海等情勢創造更多選項;美國情報機構也曾點名解放軍在2027年要達到某種對台作戰能力,火箭軍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反腐案帶來的人事斷層、採購與工程領域的弊端(包括與軍工院校、研究所的圍標或採購限制)被外界視為可能侵蝕工程品質、維修與發射井建設效率,進一步形成「擴量但恐影響質與備戰管理」的兩難。 政治監管強化使軍方「聽黨指揮」的要求再被突顯,軍內紀律官員升任與紀律查處接連進行,也使外界對解放軍指揮穩定性與快速動員能力生疑。評論者指出,中國若要把數量優勢轉化為可靠戰力,除了持續擴產,也須同步改善採購監管、工程監督與人事穩定;否則在地緣政治高度敏感的台海情勢下,快速擴增的飛彈庫存可能伴隨運用與維護風險。 總結來看,火箭軍當前是「擴張動能強、整肅壓力重」的混合體;外界與區域國家將持續關注其擴產速度、指揮管控的修復情況,以及此一雙軌發展對區域安全的長短期影響。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