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專欄
鳳凰颱風來襲:路徑、時程與地方防颱整備一覽
資料日期:2025/11/10
摘要:第26號颱風「鳳凰」生成後具高度不確定性,但最新氣象與專家研判顯示,颱風可能於11月10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1日起對台灣產生顯著影響;若與東北季風共伴,北部與東半部將出現大量致災性降雨,西半部亦有強風豪雨風險。各級政府、林務單位、交通與農業單位已陸續啟動預防性封閉、撤離與加固措施,民眾請即刻檢視居家與出行計畫並落實防颱準備。 一、路徑與時程(整合氣象署、專家與地方發布) - 氣象與專家提醒:鳳凰在菲律賓附近增強後,受副熱帶高壓與其弱點影響,可能大角度北轉朝台灣接近;關鍵期落在11/10–11/12,11日、12日為北部、東部共伴最劇烈時段。影響時間與程度仍有變數,請以最新官方預報為準。 二、地方整備(已公布的作為) - 嘉義縣:啟動防汛整備,279座抽水站、301部移動式抽水機待命(並裝GPS)、備沙包2萬個、太空包2千個,滯洪池已降低至最低水位並裝設水位計、村里設置245支淹水感測器。 - 林務/林保署:屏東、台東轄內多處國家步道與森林育樂場域自11/10起預警性關閉(如北大武山、浸水營、知本等步道),山屋住宿可辦理全額退費。 - 行政院/地方政府:針對花蓮堰塞湖與下游保全戶要求儘早完成預防性疏散撤離前置作業,並督導公路、交通單位擬定臨時封橋與替代路線措施。 - 交通部公路局:列出蘇花、公路、中橫等受影響山區路段,提醒非必要勿入山區道路,並預告可能預警性封閉。 三、重點風險與民眾應變建議 - 山域安全:颱風期間山區強降雨、坍方與落石風險高,務必取消或延後登山行程;已在山域者遇警戒需配合撤離,違規進入可能受罰、並須負擔搜救費用。 - 海岸與水域活動:各地呼籲避免從事水域活動,船隻與漁業作業應提早返港並加固。 - 農業防護:農改場建議固定防蟲網、加強排水,低窪作物留意積水;溫網室與畜禽舍要預先加固。 - 生活準備:備足飲用水、藥物、手電與行動電源;將重要文件置於防水處;注意各級政府發布的撤離、停班停課與道路管制訊息。 四、資訊來源與後續事宜 - 氣象路徑與強度仍會滾動變化,請以中央氣象署、國土安全與地方政府公告為主;媒體與粉專提供判讀可作參考,但不要取代官方警報。各單位將視警報發布情形啟動下一階段應變(含陸上警報、封路、強制撤離等),民眾應保持通訊暢通並配合指示。 結語:鳳凰颱風路徑與強度存在不確定性,但關鍵期已臨近。個人、社區與地方政府的提前準備,是降低風災與水害損失的首要工作。請即刻檢查家中防災物資、調整出行與戶外活動計畫,並密切注意官方發布的最新警報與避難指引。
資料來源